首页 | 廉政论坛 | 勤廉风采 | 警钟长鸣 | 廉政文化 | 他山之石 | 政策法规 | 基层荟萃 
当前位置: 首页--廉政文化--史话--正文
   
兴利除弊的聂豹
2018-06-01 14:07
[字号: ]

 提及聂豹,人们所称颂的大多是他对理学的贡献,而对于他的为政之道,则很少涉及。聂豹(1487年—1563年),字文蔚,号双江,江西永丰县人,明代著名廉吏,一生刚正不阿。

  聂豹的父亲聂凤是乡里的塾师,为人倜傥豪气,注重推广教化。王阳明讲学赣南,他曾敦促仲子聂豹前往师之。虽然聂豹家道中落,但他的父亲仍不遗余力,支持他的学业。聂豹从小便发奋读书,学业进展很快。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聂豹中江西乡试,次年考中进士,从此进入仕途。

  正德十五年(1520年),朝廷任命聂豹担任华亭(今上海松江)县令。华亭为东南巨邑,历来难治。聂豹到任后,打算整肃吏治。己身不正,何以正人?为此他十分注重以德修身,以身作则。他对身边的小吏、差役约法三章,要求必须廉洁,不准以公谋私;还规定衙役不能私通外界,不能和社会上行为不检的人混在一起。他严禁官吏侵吞国家财产,严防衙门为政不公,追还官银一万六千两、米五千六百余石;同时不许豪强拖欠国家赋税,盘剥百姓。对于贪赃枉法者,聂豹则绳之以法。由此,县衙政风大为好转。

  聂豹出任华亭县令期间,水旱灾害接踵而至。面对如此难局,他不等不靠,一面将灾情奏报朝廷,一面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。他动员全县人民捐钱捐物,自己带头把积蓄捐出,在聂豹的感染下,其夫人将身上戴的金银首饰也捐了出来。县衙内的大小官吏也纷纷仿效。通过募捐,聂豹筹集到一笔赈灾资金,灾情得以缓解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灾情,他亲自勘察县情,发现华亭境内西部地势低,宜泄水排涝;东部地势稍高,宜蓄水灌田。他访求到水利专家,请他们设计图纸,主持疏浚陂塘河港及修筑堤岸,以防旱排涝。由于重视解决水利问题,华亭农业生产年年丰收,人民生活逐步好转,逃荒人员纷纷回到了故土。在华亭任职的三年,聂豹扭转了困难的局面,积谷至十九万余石,复业人口达到三千多户。

  华亭治绩,使聂豹声名鹊起,彰显了其不凡的治政才能。聂豹一心为国,敢于同有权势的人作斗争,不久又被差往应天等地稽查马政,后又巡按福建。嘉靖七年(1528年)春,聂豹入闽,他尽心履行自己的职责,振纲纪、察吏治、抑豪强、惩奸蠹,使贪官污吏望而生畏。前任建宁太守陈能,虽然已经离任了,但他贪污受贿,声名狼藉,聂豹秉公查实,照例依法办理。陈能谲诈抵赖,想重金贿赂,聂豹严厉斥之。他又妄图通过上疏朝廷自辩,见其无效,便反诬聂豹故意陷害他。聂豹毫不畏惧,上疏反驳,朝廷派人调查,核实陈能罪行后,将其罢官,闽人无不拍手称快。巨寇郑新盘踞漳州、泉州,为害百姓,官兵剿之数年而不克,聂豹用计擒之,地方得以安定。此外,他还建书院、兴讲学、励风节,用文化的力量滋养人心、教化育人。聂豹持法严正,深得群众爱戴,人们称之为“真御史”。当时福建人还把聂豹作为偶像,民间给小儿取名亦流行以“豹”为名,以示崇尚。

  嘉靖二十年(1541年),北方游牧民族连年进犯山西,平阳百姓不得安宁。见国家有危急之事,在家守制的聂豹毅然奔赴战场前线,出任平阳知府。他说:“国家有急,吾不可以不赴。”上任时,平阳府库空虚,防隘全无,兵力严重缺失,战事一无所备。聂豹只好四处奔波,筹措经费,号召富户捐银。经其动员,临汾等三十七州县民众踊跃捐银,共计捐得银两二万二千余两,聂豹用这笔经费修建了郭家沟、冷泉、灵石诸处关隘,并募兵六千人,亲自教练,击退了蒙古俺答汗所部的进犯,护卫了明朝的边疆。

  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聂豹升任兵部尚书,在职期间,他严禁请托,痛革夙弊,修筑关隘,以固国门。聂豹特别注重选调将士,积聚粮草,扼守要塞。他东防倭寇,北拒俺答,保卫国家安全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十一月,聂豹逝世,时年七十七岁。(戴和杰 何剑芳)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大连市西岗区纪委监察局      技术支持:大连倚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